最新文摘 生活资讯 经  济 健康饮食 科技数码 家庭教育  
 
首页 > 报刊文摘> 生活资讯 >社交可以,“反刍”不必

社交可以,“反刍”不必

加入时间:2024-02-09 13:26    访问量:596    信息来源: 环球人物 2024年2期

  当代人,苦精神内耗久矣!就比如曾经的我,典型INFP(一种内向型人格),参加聚会时半天憋不出一句话,全程忍受着社恐的尴尬症。回到家里,心中却又开始忍不住复盘白天发生过的一切。

  我的那个眼神是不是太冷漠了?下一次一定要争取保持温暖柔和的表情。他说那句话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?有机会我得想个巧妙的问题抛给他,确认下我的直觉。走的时候是不是漏了一个人没说再见!天啊,我简直太没礼貌了,被漏掉的人不会以为我是在针对她吧……一顿反思下来,夜深了,心也累了。我总是和朋友感慨:现场我低眉顺眼唯唯诺诺,到家我思路清晰耳聪目明;平时工作我过目即忘阅后即焚,社交场合的一言一行、一颦一笑却常常被我翻出来,来回地做“阅读理解”。很多时候,就这么想着想着,啥事也没干一天就过去了,临了还得带着糟糕、焦虑的心情入睡。

  对此,学生物的e人”(一种外向型人格)朋友开玩笑说,这是“社交反刍(音同除)”。我查了下,反刍指的是食草动物会把胃里的消化物退回嘴里再咀嚼一遍。同理可得,“社交反刍”就是把已经过去的事儿翻出来,再过一遍……这个比喻很精准,我也有点儿被恶心到。扭头我又不得不开始想,这个学生物的朋友是不是早就对我有意见了呢?

  “社交反刍”,听着挺新鲜。结果发朋友圈一问,好家伙,“病友”遍天下。有朋友专攻回忆型“社交反刍”,俗称“死去的记忆开始攻击我”。和他聊天,他说自己是个不诚实又特别自私的人。我纳闷地问他:“何以见得?”他答:“5岁时打破邻居家茶壶但撒谎说没打碎,中学时代考试时没有把橡皮借给同桌……”我大为惊叹:“你要把这复盘精神用在工作上,早就年入百万了。”他倒也不客气:“你要把你咬文嚼字的功夫用在写作上,早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了。”

  鲁迅先生說,真的猛士,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。这么说起来,我另一位朋友简直算得上“死士”,假如她有十分力气,她会用七分对付自己。因为她不仅反自己的刍,还反别人的。家族群里谁说了句不恰当的话,她代入自己;同事被开了任何不恰当的玩笑,她也代入自己。然后开始为这样的境遇感到尴尬,进而担心自己真的处在这样的情况里,要怎么办,结果就是和我一样,彻夜难眠,辗转反侧。

  庆幸的是,我如今已经不“反刍”了。我是怎么克服的?还得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。曾子曰,吾日三省吾身。瞧瞧,连先贤都说,一天反省三次就够了,多了真的没必要。舍弃必须把每个人都照顾好的完美主义吧,接受自己不完美的样子,相信人际关系的韧性,敢于犯错,接纳会犯错的自己。如此,才能走出名为“社交反刍”的精神炼狱。

上一条:做自己的朋友

下一条:时间的极致美学

【返回】【顶部】【关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