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春期间,顺德乡间不少大型民间活动都在祠堂举行。这让人不由想到流行在珠三角的那句俗话,“顺德祠堂南海庙”。这,既充分反映了昔日顺德人对传统文化延续的关注和宗教礼法的重视,同时,也折射出顺德当年富饶自足、纷纷置田建祠的繁荣经济盛况,当然,缅怀先祖,迷信神灵的民俗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。
  顺德祠堂始于宋元,盛于明清。清代中后期,大小宗祠遍布城乡,为数逾万。《顺德县志》说:顺德最重祠堂,大族壮丽者,动费数万金。其大小宗祠代为堂构,千人之族,小姓单家,祠也数所。曰"大宗祠"者,始祖之庙也,庶人而有始祖之庙,追远也,收族也。其中,祠堂之盛,又以北滘碧江为最。因而,作为集众多传统观念与经济背景于一体的顺德祠堂,其丰富深邃的内涵自令人留连其间,回味不已。
  如同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一样,顺德祠堂,也是分下堂、中堂、上堂三座。因为“三”在古代属成功显贵之数。老子讲:“道生一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。《史记》说:“数始于一,终于十,成于三”。因而,一座祠堂大有涵盖三才天地人及绵绵不绝、延续千秋万代之意。
  在顺德,明清两代祠堂的风格相异。明代祠堂大多为木架构,灰砂蚝壳墙,莲花斗拱托顶,有悬山顶也有局部歇山顶。典型的有杏坛逢简刘氏大宗祠。清代则多以花岗石和黑木为柱,水磨大青砖为墙,花岗石阶为阶,硬山顶。典型的有沙滘陈氏大宗祠和杏坛的苏氏大宗祠。
  耕读文化的重要源头
  祠堂的第一部分叫下堂,也叫头门。通常是面宽三间,进深两间。正面的墙面多以平整的磨制水磨青砖贴面,墙裙则以花岗岩作墙裙,坚固美观,远远望去,一股庄重威严气势扑面而来。如杏坛右滩黄士俊的家族祠堂,开阔沉雄,气魄夺人,隐含着一股鳌头折桂、大魁天下的状元气象。
  一般名门望族的祠堂门口都有一对威严雄壮的石狮守门。石狮的朝代也很易分别。明代的多俊朗瘦劲,清代的多肚圆身滚。另外,很多祠堂都有关于石狮的神奇传说,沙滘陈家祠的那对更是扑溯迷离。传说它们晚上就走出来偷吃东西,后来被乡民获知才被设法制服,最后才乖乖地看守祠门。
  另外,祠堂前还有一个大广场。若族中有人高中举人或进士,便竖起一对旗杆夹,以宣荣耀。在顺德,高中举人进士的村庄代不乏人,碧江一条村就出了17名进士,举子106名。杏坛马宁一村,也曾出过文进士10人,文举人36人,因此,面对祠堂前比比皆是的旗杆夹,屡见不鲜的顺德人也就“熟视无睹”。人们经常看到河涌埠头的石阶就是昔日旗杆夹。
  顺德祠堂对族人参加科举的支持却不容忽视。在很多族谱或史书中,都有“给族贤膏火与生童应试卷金,举人会试路费”等记载,因此,读书人享受着全族人鼎力支持的物质资助,同时也肩负着整个家族的厚望。金榜题名,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人意义,而是令整个家族光宗耀祖,并形成奋发向上精神的推动力,几百年来,这种绵绵不绝的祠堂耕读文化一直深深渗透在这片土地上。
  下堂那对以厚重实木制成的大门,多分为上下两段。平时,只开下段,门高不及人,族人入门需低头慢进,造成敛气屏息、出恭入敬的气势。大门下的门槛,高达五十厘米,入则需提袍跨步,这也隐含高门大户、出入谨敬之意。不过,大门旁那对抱石鼓,倒为庄严的祠堂增添了几分错落与亲近,因而,摸的人特多,抱石鼓也就黑多白少。
  维持宗法制度的重要场所
  中堂是族人春秋祭奠、商略大事的中心。顺德人十分重视祭奠祖先,俗称“拜太公”。除清明墓祭外,春分,秋分,夏至,秋分和冬至都要在祠堂隆重举行拜祭仪式。祭奠时,供奉牺牲,扣钟鸣磬,举族跪拜,肃穆隆重。
  各个宗祠都是由长房长子或嫡孙担任的“宗子”,俗称“生太公”,在冬至日的“冬祭”上宣读祖训,主要包括忠、孝、礼、义等。
  众所周知,封建时代管理机构止于县,乡村管理大多依赖于宗族。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父系氏族,千百年来逐渐形成了以修建祠堂、修订族谱、购置族田、约定族规等为主体的宗法模式,维系并奠定了以祠堂为主要舞台的权利行使空间,所以,一些重大事情,如要惩罚作奸犯科,违背祖训的族人,多在这里进行。另外,祠堂还担负着帮助衙门征收赋税、组织抗灾等工作,因此,祠堂其实是一个封建时代大社会的综合缩影。
  在顺德,有句俗话,叫太公分猪肉——人丁一份。就是说每年春节和重阳,族长按祠堂一年的祖业收入拨出部分资金买猪,按照男丁每人一份来分发猪肉。女性则无法享受这种福利。分猪肉就在这里进行。所以,分辨是否同宗寻找一下族谱里分猪肉的名单就可一目了然。中堂布局与下堂大同小异,但规模略大、制作更精,且呈递高之势。这,除了有利排水采光外,更隐含深意,如杏坛逢简的刘氏大祠堂,依地建造,层层渐高,暗喻代有才人出,子孙一代胜一代。
  中堂正中上方多悬挂本族世系名称牌匾,如均安梅庄欧阳公祠的“绍德堂”、陈氏大宗祠的"本仁堂"等,书匾人大多为当地名家。
  研究顺德文化的最佳切入口
  至于上堂,是供奉历代祖先牌位之所,分左中右神龛各一,精妙庄重。不少还绘制着历代先祖的画像,那肃穆庄重的表情,那袍褂钗冠,还有那长长的官衔,令人联想到历代先祖筚路蓝缕、开启山林的艰辛历程,同时,也激励后人绳其祖武,光宗耀祖。
  顺德除了极少数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外,大多为历代中原移民,从千百年的不断南迁中,他们虽然在顺德落地生根,枝繁叶茂,但内心深处仍时刻铭记着自己的姓氏源头和历代先祖的伟业丰功,因此,祠堂不仅成为一个族系来龙去脉的缩影,更成为研究一个地方民俗文化的绝佳入口。
  各堂之间,多有平整的天井,它们与左右走廊连接,自成院落。天井内多植有花木,静香隐隐。有些还凿有池塘,夏日荷香淡淡,蛙鸣断续,极为清幽。
  散布在顺德的众多祠堂,大多数是在清末民国初顺德经济发达时建造起来的,规模浩大,雕刻细妙。特别是木雕,不仅取材广泛,举凡花梨、酸枝、坤甸皆可作料,而且制成的梁柱檐板、窗棂栏杆乃至神龛屏风,无不精妙绝伦。能工巧匠们将神话传说乃至花鸟虫鱼都用刀刻画出来,那形影相应,栩栩如生的图像,叫人留连难舍。如沙滘陈氏大宗祠、水藤何氏大宗祠、碧江慕堂苏公祠等。至于砖雕、石雕、灰雕也无不玲珑剔适,别具匠心,而且大多以顺德水乡人物、景色为题材,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一些祠堂因主人的特殊身份而显得别具价值。如杏坛昌教黎氏宗祠。这座建于清朝末年、占地20000平方米的宗祠,共有三个大宅,三道大门,每个门口都有一条直通小巷,小巷两面俱为房子,房子不大,但都有两个以上大门。这些房子互相贯通,同时,又与中央大院相连。因此房门特别多。村民们经过反复核实,共点出99道门,所以也有人叫这祠堂为99道门。
  这座祠堂的修建者是爱国良吏黎兆堂。他在同治八年(1869年)、同治十三年(1874年)两度主政台湾,推行爱国政策,打击不法外商,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,赢得广泛称颂。黎兆堂为官多年,精明勤勉,深得同治皇帝和光绪帝器重。黎兆堂辞官回昌教建祖屋和家庙祠堂时,慈禧太后特赐牌匾“忠孝堂”,光绪帝赐匾“遇输亭”,给予归隐老家的黎兆堂特别保护。所以黎氏家庙内建有遇输亭,开我国家庙祠堂建亭先河。另外,均安上村李氏大宗祠,上面悬挂着清同治三年(1864年)慈禧太后赏赐给探花李文田“龙虎”和“福寿”的两块牌匾,上面署有“慈禧皇太后御笔。同治三年十一月三十日赐南书房翰林臣李文田”字样,十分珍贵。这些宗祠,不仅制作精美,更因具有独特历史价值而成为顺德祠堂的精品。
   顺德祠堂是一部极具水乡韵味的大书,掀开每一页,都跳跃着昔日先贤们的思想,巧匠们的妙思,还有那或扑闪或凝固其中的风俗民情,成为解读顺德这块土地的一条重要线索。

 



顺德图书馆 1997-2007
电子邮箱:shundelib@163.com 电话:0757-22808616
地址:顺德大良文秀路37号
网站公安备案编号:440606020001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