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德胜读书会> 每期回顾 >第四十四期:鸟类之诗

第四十四期:鸟类之诗

加入时间:2017-09-06 16:14    访问量:5087    信息来源: 解读



时间:2017年8月30日 19:30-21:00
地点:顺德图书馆文筑文创书店
主讲:曾毅峰
主持:王钦灿



森林狂想曲 | 吴金黛
来自解读
01:0204:38

王钦灿:欢迎大家来到第四十四期德胜读书会的现场,今天的内容与鸟有关,我们请到的是《飞鸟相与还》这本书的作者曾毅峰老师。曾老师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硕士,就在我们隔壁中山居住,他本身不是鸟类学专业的,观鸟纯粹就是他的兴趣。我看您观鸟的兴趣完全是因为一次小孩子的活动引发的是吧?

曾毅峰:跟着小孩去观鸟,结果我比孩子更入迷。

王钦灿:我知道曾老师是因为澎湃新闻,澎湃的客户端曾有一篇是讲鸟的,提到曾老师,也提到了叮咚荒野学堂的微信号,我就跟叮咚荒野联系,后来通过曾老师的夫人吴老师联系到了曾老师,我们今天特别请来了曾老师给我们分享他的这本南方城市观念笔记《飞鸟相与还》。我觉得这本书好在它的人文传统和它的自然教育相结合得非常好,有请曾老师为我们分享。

曾毅峰:非常感谢顺德宣传部和德胜读书会的邀请,因为是邻居的缘故,也感到很亲切。这本书其实是我这两三年的一个积累。缘起是我小孩五岁的时候,学校组织他们去深圳华侨城湿地公园观鸟,当时我没有什么感觉,但到了湿地公园有专业的老师带着,拿着望远镜,一下子就拉近了与鸟的距离,这打动了我。回来之后我小孩好像没有很大的兴趣,但我就经常注意散步路上的鸟儿,我开始东张西望观鸟,后来拿着望远镜,再后来买了相机专门拍它们。边拍边对照鸟类图鉴,去听它们的声音,慢慢的我就沉迷其中了。慢慢的认识的鸟类越来越多,因为是学中文的,我就有意识的去寻找鸟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关系。因为我们经常在古代的诗歌中看到关于鸟类的诗句,我很好奇古人是怎么看待身边的鸟类,慢慢的我就把一些资料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,开了一个公众号,记录自己的积累,后来才集结成书,所以其中一些文章写得也比较随性。

世上目前有九千多种鸟,各种各样,多彩缤纷,其实鸟就在我们身边。我们从一个神话故事说起,这也是一个成语:精卫填海。精卫是炎帝的女儿,后来在东海游玩时淹死,最终化为精卫鸟。精卫填海现今是比喻不断坚持做一件事,但实际上它的原意是表达一种怨恨,是对大海充满了仇恨,因为精卫是淹死的,所以衔石来填。

《山海经》中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,是关于鸟类的,少昊是皇帝的儿子,他建立了一个国家,这个国家是以各种鸟来主管国家事务的,好比“玄鸟氏,司分者也”是说燕子主管春天,春天燕子回来,秋天燕子飞走,这就是鸟掌管季节的分界。“伯赵氏,司至者也”,就是说伯劳掌管夏至。

最早除了《山海经》,在《诗经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种鸟的名字。我们常念: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雎鸠是一种猛禽,古时是一种鱼鹰,《禽经》中可以考证:“王雎,雎鸠,鱼鹰也”,我没想到在这么美的爱情诗里用到这么一种猛禽。这就是鱼鹰,也叫鹗,我在中山崖口拍到的,它是抓了一条罗菲鱼,它是一个猛子扎下水抓鱼的,它是捕鱼高手,在空中就像列子御风而行。

 

这种鸟也与中国文化很有渊源,大家都吃过它们的蛋,这是鹌鹑,叫作日本鹌鹑。这是前年春天在一个田陇上拍到的,它们躲在草里面,毛色又是保护色,很难看得到,小小的。它们也是候鸟,是路过中山。有很多关于鹌鹑的诗,比如《国风·鄘风·鹑之奔奔》:鹑之奔奔,鹊之彊彊。人之无良,我以为兄!唐莫尧的《诗经全译》译作:鹌鹑伴儿相随飞,喜鹊伴儿飞相随。人却恶毒不善良,为何当他兄弟看!在杜甫的诗中也有句:“鹑衣寸寸针”,古代有成语“鹑衣百结”、“衣若悬鹑”,古代的鹑衣指打补丁的衣服,有点像鹌鹑的羽色。


 
我们再说几种鸟,家燕喂储的时候都是一些很感人的瞬间。燕子跟人的关系更为亲密,许多古诗词中都有它的存在,好比“泥融飞燕子,沙暖睡鸳鸯”,“燕燕于飞,差池其羽”,“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”,“谁家新燕啄春泥”,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”……

 

棕背伯劳是一种小型猛禽,它有个黑眼罩,常站在枝干的顶端,有小猛禽之称,它经常会抓一些小动物,比如青蛙,小老鼠。伯劳鸟的性情是比较残暴的,刚我们说了燕子,现在说伯劳,劳燕分飞就是说这两种鸟,古人可能觉得这两种鸟是很难飞到一起的,因为燕子来的时候伯劳就飞走了,它们的习性不同,因而用来比喻夫妻或朋友别离。伯劳鸟神似西方古代的传奇人物佐罗。伯劳有好几种,有棕背伯劳,红尾伯劳等,偶尔也能见到黑色型棕背伯劳。《西厢记》中也有关于伯劳的句子:“他曲未通,我意已通,分明伯劳飞燕各西东”,在乐府中还专门有一首《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”,劳燕分飞这个成语应该就是从乐府里来的。《诗经·豳风》中的:七月鸣鵙,八月载绩。其中“鵙”指的就是伯劳。

 


白鹇属于雉鸡类,是广东省的神鸟,是八几年评出来的,它在肇庆鼎湖山的分布密度还是挺大的。福建君子峰山里有很多白鹇。白鹇的雄鸟身上有很多V字型纹路,十分漂亮,飞起来尾羽非常长。在鸟类世界,巨大多数的雄鸟比雌鸟要漂亮,因为很多时候是雄鸟向雌鸟求爱,所以要漂亮一点来吸引雌鸟的关注,当然也有一些例外。白鹇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出现很多,《禽经》中说:白鹇“似山鸡而色白,行止闲暇”,白鹇行走时很悠闲,样子很优雅,因而也有一个这么美的中文名字。《西京杂记》中也有记载,南越王曾献刘邦白鹇、黑鹇各一双,“高帝大悦”,这说明那时候广东一带白鹇还是挺多的。

 

唐代的萧颖士为白鹇作了《白鹇赋》序,他的描述非常契合白鹇的状态:“神貌清闲,不杂于众禽。栖心遐深,与人境罕接,固莫得而驯狎也”,就是说白鹇的品质是比较高洁的,不轻易和其他鸟混在一起,而且它很难驯服。

宋朝时有个宰相李昉,他喜欢珍禽异兽,养了五禽,称白鹇为闲客,其余四种:鹤曰仙客,孔雀曰南客,鹦鹉曰陇客,鹭鸶曰雪客。

苏东坡也喜欢白鹇,而王羲之最喜欢鹅,“鹤子梅妻”的林和靖则是喜欢鹤,他隐居在西湖孤山,把鹤当作妻子。

 


宋代的荔枝白鹇图我们觉得画得不像,因为白鹇腿是红色的,荔枝树也是广东的,现代的荔枝白鹇图就像多了。以前在广东的荔枝林里面都能见到白鹇,但现在可能真的就见不到了,鼎湖山可能能碰到一两次。

白鹇还有个故事是与李白有关的,李白专门写了一首诗《赠黄山胡公求白鹇》,胡公也是个逸世高人,住在黄山,有两只白鹇,李白特别喜欢,后来胡公听说李白喜欢,就专门邀请李白到家里做客。李白见了以后十分喜欢,胡公就希望李白作诗送他,所以李白很高兴地答应了,换得了两只白鹇。“白鹇白如锦,白雪耻容颜”,“夜栖寒月静,朝步落花闲”,“我愿得此鸟,玩之坐碧山”……李白真是太有才的一位诗人了,他得了白鹇之后感觉就可以如白鹇般过闲云野鹤的生活了。

 


白鹇在中国古代还是朝服补子上的图纹,从前的五品文官官服上绣的就是白鹇。在古代,尤其明朝到清朝,朝服上的补子都是有区别的。《明会典》中记载:文官绣禽,以示文明:一品仙鹤,二品锦鸡,三品孔雀,四品云雁,五品白鹇,六品鹭鸶,七品鸂鶒,八品黄鹂,九品鹌鹑;武官绣兽,以示威猛:一品麒麟、二品狮子,三品豹、四品虎,五品熊罴,六品彪、七品八品犀牛,九品海马。

 

关于白鹇还有一个故事,新会崖山的海边有个亭子,叫做白鹇亭,其中有个故事,宋朝时的最后一个皇帝在海战时被陆秀夫背着跳海,在那之前,当地的人抓了一个白鹇给皇帝玩,因为皇帝才七八岁,又被元军逼到那个地步,就靠白鹇来解闷,于是和白鹇关系很好。最后皇帝被陆秀夫背着跳海的时候,那只白鹇在笼子里拼命挣扎,可能看到它的主人坠海了,它挣扎得吊笼的绳子也断了,于是也一起坠海淹死了。后人就在崖边为白鹇树了一个墓,还用青铜铸了一只白鹇,称之为“义鸟”,纪念它以身殉主的忠义。

 

大杜鹃也叫布谷鸟,四声杜鹃也叫“快快布谷”,还有八声杜鹃。杜鹃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的记录,诗经《曹风·鳲鸠》里写到:“鳲鸠在桑,其子七兮”,李商隐的诗中也有“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”,唐代的成彦雄也写过“杜鹃花与鸟,怨艳两何赊,疑是口中血,滴成枝上花”,其实杜鹃泣血是一个误会,杜鹃是上唇和下唇是鲜红色的,古人就以为它在叫的时候叫出血来了,恰巧三月份的时候杜鹃花也开了,古人就觉得是杜鹃泣血染红的,所以花也名为杜鹃。

杜甫有首诗描写了杜鹃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习性:“生子百鸟巢,百鸟不敢嗔。仍为喂其子,礼若奉至尊”,就是说杜鹃的寄生习性,它产卵在各种鸟的巢里,那些鸟都不敢责怪,还替杜鹃养大孩子。杜鹃的巢寄生很普遍,通常杜鹃的宝宝会最先孵化出,孵化出后杜鹃会把其他的卵挤下去摔死,这是很残忍的一种习性,但也是杜鹃进化而来的一种生存策略,所以我们常说杜鹃是十大恶鸟之首。杜鹃是吃百家饭长大的,它们的干妈干爸有很多,也很伟大,把杜鹃喂大,把自己本身的宝宝都牺牲掉了,杜鹃也不感恩,一旦学会捕食就头也不回地飞走了。

 

“解鞍欹枕绿杨桥,杜宇一声春晓”,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苏东坡的词《西江月·顷在黄州》,其中杜宇就是杜鹃。在古蜀国的一个帝王禅位给了一位臣子,那位臣子居功自傲,与百姓关系很僵,杜宇帝隐居西山,死后化为杜鹃鸟,日夜悲鸣,心中含怨。因而古代杜鹃也叫杜宇。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刚才说的是鸟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关联,接下来我花一点时间给大家讲讲鸟类的现状。除了去欣赏鸟类的美,领略鸟类的文化,我觉得要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我们要让小朋友们有保护鸟类的意识。

 

这是去年十月份我在中山一个鱼塘里见到的黑翅长脚鹬,很漂亮的一种鸟,我叫它“红腿娘子”,十分优雅,但它实际上已经被捕鸟夹夹住了,我就赶紧跑过去把它救下来。中山靠珠江口有很多鱼塘,十月份很多候鸟会来,鱼塘一干就有很多人下捕鸟夹捕鸟。这只鸟一开始很害怕的,我把它脚上的夹子拿开之后它的腿基本已经断了,只有一点皮连着,我觉得很心痛,我们经常能见到这种短腿的鸟,通常就是被捕鸟夹夹住,它们拼命挣扎,腿挣断了就飞走了。救下它以后我又去周边的池塘找,又发现了五六个,我就都拔了。实际上这样是有一定的危险的,在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环保志愿者,他们就是在第一线拆鸟网。我老家是湖南的,在农村就是有人喜欢布鸟网抓鸟,他们喜欢吃野味,很多志愿者就致力于拆鸟网。在河北有个护鸟志愿者去拆鸟网,那些盗猎分子很嚣张,拆了还布,再拆他们就布陷阱,在地上布很锋利的竹签,有的志愿者的脚就被那些竹签刺穿了。在很多农村这种地方的打击力度还是不够,每年到冬天候鸟季节的时候,去年在天津滨海的一个地方拆了一万多米鸟网,内蒙古被毒死了一百多只天鹅,总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。

 

好比我救下的这只鸟,只能放走,没法救,只能让它自己愈合,生存是没问题,只是腿断了就失去了繁殖能力。后来我放它走,它不走,回眸看我的瞬间我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。它好像在感激我,又好像在怜悯我。苍鹭是很大型的鸟,它力气很大,我们看到它带着捕鸟夹飞来飞去,它把线挣断了,就带着夹子在飞。前年我在一个荷塘边上也救了一只夜鹭亚成鸟,当时拔了七八个捕鸟夹子。还有一种抓鸟的方法,就是钓鸟。在中山的一处湿地,当时一只小白鹭吃一条鱼吃了半天,我很奇怪,仔细看才发现是被钩住了。他实际上就是用鱼钩钩一只小鱼放在水里,鸟在吞鱼的时候就钩到舌头了,这是很残忍的一种方式。

 

那一天,我带着我小孩拆了差不多二十多个,就像排雷一样,到处找,每根竹签都有一个吊丝挂了一个小鱼。我也报了警,但抓不到布竹签的人也没用,后来我就偷偷躲在那,果然看到一个人过来找竹签,因为我都拔掉了,他就又布了一些。当时我也拍到了,第二天早上我又去把竹签都拔了,因为我不想和他正面冲突,报林业公安的话没抓到鸟也没用,后来我就把那些竹签的钩子拿掉留竹签在那里,专门写了几个字,我说我已经报警了,你已经被盯上了,捕鸟是违法犯罪。后来再去就没看到捕鸟钩了,可能他吓到了。
 


我们也拆鸟网,在中山很隐秘的一个地方,有一只栗背短脚鹎挂在网上了,还没有死。那都是丝网,鸟看不清,一冲,羽毛一挂上,就动弹不得了,有的鸟挂一天就死了,我们去可能是挂了没多久,后来我们就把鸟网给拆了。红耳鹎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鸟,耳朵是红色的,头顶有个尖尖的。这个更不可思议,这是我在中山的一座寺庙的菜地那里救下来的。中山有一片鱼塘下面可能养了泥鳅,他就在鱼塘的上空全部布了网,就防止鸟来吃他的泥鳅,这只小翠就被挂住了。这也真是个难题,我们当然说让他们不要用这种方式,但他们问把鱼吃了怎么办?其实有很多驱鸟方式,有声音驱鸟的方式,但布网还是很残忍的,我们报警拆了很多。

 

我们有个公众号叫“叮咚荒野学堂”,我平时带小朋友去观鸟,观察昆虫啊,植物啊都会分享到里面,也有观鸟的文章。在我们周边地区观鸟比较好的地方有:南沙湿地,深圳湾湿地公园,香港米埔湿地公园,珠海外伶仃岛等。

其实观鸟很简单,小朋友想观鸟的话,爸爸妈妈可以替小朋友配一个稍微好点的望远镜,起码要几百的,太便宜的容易看坏眼睛。我们必须通过望远镜才能拉进跟鸟的距离,因为在国内的鸟安全距离很远,不像国外的鸟看见你还跑过来。我今年春天去了趟澳洲,很多鸟用手机就可以拍,它们不害怕,因为在国外没有人去抓它们,在我们国家的鸟是被抓怕了,这种对人类的恐惧已经进入了它们的血液和基因,要改变还得靠我们的小朋友去努力,不断地传播爱鸟护鸟的知识,有朝一日希望我们身边的鸟也不这么怕我们,希望我们也能有这样一种很亲密和谐的关系。

 

王钦灿:感谢曾老师给我们这么丰富精彩的知识,我们不但从曾老师口中了解到很多鸟类,而且我们也是在观文化,曾老师是通过文化来给我们讲鸟,所以我们可以从古代的诗词、典籍中看出鸟和人类渊源已久,可以说休戚与共。

在这本书中刘教授写了一篇序,序中说这本书有个好处,它体现了中国的博学传统,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自然的教育是相结合的。其实《山海经》是一个博物志,不单是讲诗词的,很多花鸟树木都有,观鸟其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。序中刘教授说自然教育是一种最基础的教育,因为人首先是一个自然的人,但现在自然教育又是最缺乏的。

 

曾毅峰:西方有本书叫作《林间最后的小孩: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》,说很多现代都市的小孩都有自然缺失症,表现为易烦躁、注意力不集中,易焦虑,因为他们总是在电子产品的包围中,跟大自然完全割裂了,这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。在西方有专门研究这个问题,如果家长经常带小孩去大自然玩耍、观察,对小孩的性格和专注度的培养有很大的好处。好比我们观鸟时常常需要蹲很久来伪装、躲藏,这很锻炼观察力和耐力。常在自然中走能使人心情愉悦,清新的空气,花鸟、植物对开阔人的心胸都有帮助,这就是自然教育。

广东有个网站是广东版“鸟网”,里面有特别多精美的鸟的图片,也有鸟类知识等,广东版中的一个版主“鸟林细语”就是顺德人。

 

夏钦丽:我是一位老师,也是观鸟爱好者,从2010年三月开始带领我的学生一起观鸟,现在已经有了一本初步的校本教材。我们学校的初一和初二年级的学生可以按兴趣选报观鸟课,每周两节,我们有个团队专门负责这个课程,学生们可以较早地接触到观鸟这个事情。每年的寒暑假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去一些观鸟圣地,比如荔浦,香港湿地公园,深圳湾公园,南沙湿地等。到今天我们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,有七百个左右的学生参与过,观鸟其实是让学生认识自然的一个非常好的媒介。

我有个学生是从初一就开始上我的观鸟课程,她的母亲知道观鸟是她的兴趣,于是一直激励着她,让她把观鸟的兴趣作为学好其他学科的动力,好比与孩子约定如果考得不错就安排个假期带她去河南董寨观鸟。有了这样一个动力,这个学生从班级中下游一跃到了前几名,观鸟课程对她成绩的正面影响还是蛮大的。

 


程馨莹:我是初二加入观鸟社的,观鸟对我的语文水平很有帮助,因为当我在观鸟的时候,我会很用心地观察,也会把亲身感受写进作文。平时在校园走路的过程中我都会发现很多鸟,尤其操场上会有很多鸟在觅食,偶尔停下来观鸟会给我满足的感觉。

曾毅峰:观鸟是一张大自然的门票,随时可以让你走进大自然。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小孩子的活动,他们做游戏,我坐在边上有些无聊,旁边刚好有一丛杂草,我就坐过去,结果发现十几种昆虫,在那里看得不亦乐乎。随时随地,只要你走进大自然,有这种对大自然的兴趣,你会感受到很多自然的魅力。鸟类,昆虫、植物,实际上都有它们的生存智慧,它们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发,不仅仅是美的熏陶,同时也有知识探索上的乐趣。

 

王钦灿:曾老师,您平时都很忙,您是怎么抽出时间来观鸟的?您是孤军作战还是结伴而行呢?

曾毅峰:我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出去观鸟,时间方面只要有兴趣,就有时间。有段时间我观鸟比较疯狂,明天早上六点多就醒来了,不出去观鸟脚就发痒。一早六点多,天刚蒙蒙亮,我就开车去周边观鸟,中山的郊野也近,十几分钟车程就可以看到农田,海滨,大山。这样一来我就有一个多小时可以逛,半路上买两个馒头,逛一路拍一路,八点半准时坐在办公室。周末有时间就会去远一点的地方。

 

王钦灿:您觉得观鸟的乐趣在哪呢?您书中有句话:观鸟也是观人生。

曾毅峰:观鸟观人生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,自己有感触的时候,观鸟就会联想到很多东西。好比书中有一篇写鸥,看到一只鸟,就联想到“飘飘何所似,天地一沙鸥”。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,自然的景物会触动人的内心,从而联想到人生的命运、际遇。
更多的时候吸引我们观鸟的乐趣首先在于发现的快乐,每见到一种新的鸟种,都会是一种新的发现,全世界九千多种鸟,很少能有人看遍了的,中国的观鸟高手“老千”,即观鸟种类纪录超过千种的人都极少。中国的鸟类共有一千四百多种,其中许多珍稀品种,这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寻找、守候,可是一旦发现、记录到,会是很开心的事情,这是发现带来的快乐。

其次,鸟类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羽毛,冬夏羽毛颜色都不一样,它们如何捕食,如何求偶,如何筑巢,关于这些鸟类习性的探索也深有乐趣。我曾在外伶仃岛看到两只暗绿绣眼,它们互相梳理羽毛,彼此偎依,那一刻我们的心都融化了。互理云鬓,恩恩爱爱,人生若此,夫复何求?

第三,鸟类本身的美带来的审美的愉悦也会深深把人吸引,很多不同的鸟的漂亮的羽色,求偶时突然展示的惊艳画面也让人沉醉其中。

最后是知识的乐趣,如果有这个兴趣,想成为鸟类学家,去研究鸟类不同的习性带来的是求索的快乐。观鸟也是一门跨学科的、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,只要你有兴趣在其中找到一点都足够了。

 

兔子:我的第一次观鸟经历是在内蒙古的达里诺尔湖边,当时是夏天,成群的鸟在捕食,场面十分壮观。我想请教曾老师,如果见到一种惊艳的鸟,怎样能够马上知道它的名字?

曾毅峰:其实在见到它时你最应该做的首先是仔细观察它,静静享受它,如果能拍到最好。观察是最重要的,最好把它的特征深深地印在脑海里,然后再去找图鉴查。现在有个软件叫野鸟速查,也是需要线索的,比如它是什么科,你最好有基本的判断。

杨芳:刚才曾老师给我们播放鸟儿的叫声,推荐《森林狂想曲》给大家。烦躁的时候听大自然的声音,人瞬间安静下来。另外推荐一下台湾的徐仁修老师的《大自然小侦探》,博物学的学习也有一套系统和方法,慢慢地去扩充自己认知。

曾毅峰:《森林狂想曲》我们做活动的时候经常会放,鸟类的叫声真的是特别好听。为什么说观鸟的时候不会寂寞?学会观自然,你到野外走走,随便听到一个鸟叫声,你就能通过这个叫声知道这是什么鸟,这会带给你一种亲切感,你会觉得大自然中有很多朋友。

 

严先生:我有个亲戚之前在番禺南沙养鱼,就在珠江口湿地公园的旁边。我知道很多人那儿捕鸟,布鸟网、捕鸟夹之类的。我想知道您在保育方面有什么意见。

曾毅峰:对于捕鸟的这种行为我觉得要坚决打击坚决遏制,但有时我们也很无力。如果是发现朋友或者亲戚有这种行为,可以尽量地影响他们,告诉他们这是违法行为。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想通过小朋友去影响他们的父母,我有时候在中山南朗崖口搞一些观鸟活动,也做过鸟类摄影展,把宣传册发给南朗各小学的小孩,跟他们说,如果你们的爸爸妈妈是鱼塘的养殖户,要告诉他们不要伤害这些鸟。

严先生:尤其是在晚上,在河边,其实那些鸟是很“笨”的,基本上一个电筒一照它就不会动了,很容易抓。但偏偏在晚上是执法能力最薄弱的时候,森林警察也经常在晚上巡,但始终力度和时间上是受限制的,不可能二十四小时巡逻。

 

曾毅峰:这也真是没有更好的办法,我们只能是努力去普及这种保护鸟类的知识,提高大家保护鸟类的意识。其次是普法,让捕鸟者知道这种行为是违法的。第三个是要加强打击力度,实际上森林公安的打击力度不够,在澳洲连一只鸡都不让私自杀,在公园如果抓一只鸟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处罚。保育方面,我们也有休渔期,也有这个意识,但对这方面的界定确实很少,尤其是捕鸟这一块,这种行为我觉得是不能容忍的,有相关法律,但法律打击的力度不够,起不到足够的作用。

梁仰坚:其实我们也很喜欢鸟,你看我们书店很多鸟的布局,有留意的人就会发现。我带过两个女儿去鹭鸟天堂,在我们顺德鸟叔冼铨辉那里。鸟叔是宁愿不做生意也要把竹林和鸟保护起来,到现在就有上千只的鹭鸟在那里栖息。

 

 

德胜读书会 第四十五期
《人类简史》
时间:2017年9月13日 19:30-21:00
地点:顺德图书馆文筑文创书店
主讲:伍时骏


文字整理:杨昆
现场摄影:杨芳
本期小编: Claire


上一条:第四十三期 《城市·家园》

下一条:一起读来自佛山的情书

【返回】【顶部】【关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