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德胜读书会> 解读 >今晚, “寻找奶与蜜流淌之地”的失落与痛楚

今晚, “寻找奶与蜜流淌之地”的失落与痛楚

加入时间:2016-11-14 14:56    访问量:4738    信息来源: 解读

梁鸿的《出梁庄记》,原本叫“梁庄在中国”。这两个名字各有其特点,后者是沿承其前作《中国在梁庄》,继写梁庄的留守群落之后,再写梁庄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外出务工者,是有“梁庄在中国”之谓;而“出梁庄记”,显然仿《旧约》中“出埃及记”,淳朴的乡民亦要去“寻找奶与蜜流淌之地”,但我们所能看到的,这其中并无“摩西”,亦无残暴的逼迫,实质上这股潮流是由时代转型所赐,大家更多的是身不由己,或主动或被动地走上了寻找之路途,而他们对前途、对“奶与蜜”的希冀与盼望,大多落入了茫茫然的失落与锥心的痛楚之中。

大时代的变动使中国的乡村无奈地陷落,而出走乡村的人们脱离自己的根脉来到城市中,却无法为城市所接纳,无论肉身还是精神都处于漂泊状态。离开梁庄的人们分布在许多地方,有北京、内蒙、青岛、西安、郑州、广州等,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,居住在简陋逼仄的出租屋里,有意无意地受到歧视,而且这种歧视有时是以很冠冕堂皇的形式出现的。梁鸿讲述有一次电视台做节目,“一群农民工小孩站在台上,主持人说要送给他们一个礼物,结果是他们很久没有见面的父母从后面抱住自己的孩子。这是干什么呢?这是恩赐恩典。难道见到父母不是最正常的存在吗?这只会让他们更加感受命运的卑微。”当主流社会以自以为好心的名义,实质却包含着习焉不察的歧视来行事时,或许更能说明出走乡村的人们所遭遇的大环境了。《出梁庄记》也提到若干年来电视里颇受欢迎的《双面胶》、《新结婚时代》等,多讲城里女孩如何和农村婆婆、亲戚的纠葛,倾向性非常明显,这体现了哪个群体的意识,不言自明。不要以为农民工看了无动于衷,那对他们的刺痛是潜移默化的,对立的情绪在双方面潜滋暗长,没有谁是最终的受益者。

焦灼与伤痛自然并不仅仅是心理层面,身体受到的伤害是最显在的。梁鸿因小时候的玩伴小柱的意外死亡,起意去寻找真相,于是有了青岛之行。许多乡亲在这里的电镀厂打工,包括曾经的小柱,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与氰化物(常见的有氰化钾和氰化钠,含剧毒)打交道,缺少必要的防护设备,无异于慢性自杀,小柱不过是最不幸者而已。但亲历者实言相告,“实际上也想回去,但不管咋说,比在家强”,他们处于这个社会的最下层,可选择的机会太少,更多的只能是逆来顺受了。虽然小柱是极端的例子,但他的乡亲们在外所处的环境之艰苦却是普遍的,梁鸿走访了内蒙、西安、郑州、北京、广州等地,梁庄的人们或者身处城中村,或者工作在高强度的工厂,或者于城郊荒凉的维修店存身,身体的劳作疲累是不言而喻的,更谈不上适当的心理疏导。他们尽管已经离开了农村,但对于城市而言仅只是寄居者,真正的城市空间对他们有意无意地隔离,不得不处于一个尴尬的半悬位置。回首中的乡村已然失陷,外面的世界又很难融入,这是一种两难的处境。

而这种艰辛却不是出走“梁庄”的人们应受的,因为整个时代亏欠他们太多太多。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,农民一直以辛勤的劳作支撑着这个国家的运行,以最多的付出只获取极微薄的所得来维持生活(更不要说在饿殍遍野的年代,失去生命的几乎均为农民),他们是最大的牺牲者。而在大时代的转型期,乡村与农民的权益并未得到好的维护,他们为社会的阵痛付出了不应有的痛楚。人人生而平等,但他们的平等似乎等而下之;人人皆有寻求美好生活的权利,但他们的寻觅之途艰难得令人失语。如果说许多阶层或群体因遭受不公而发出不平的声音,那“出梁庄者”显然是沉默的大多数,他们默默劳作,默默受苦,甚至默默死去。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主动充当沉默者的代言人,但免不得心理层面的矛盾与纠葛。如梁鸿诚实地袒露自己,面对苦难,“我想逃跑。不只是无力感所致,也有对这种生活本身和所看到的镜像的厌倦。我不知道该怎么办,不知道该做哪一种选择……”,“我只想离开。只想沉浸在这悲凉的曲调之中,以逃避我心中的悲凉和清晰的漠然。就像我和小柱,就像我对待小柱那样,我们血肉相连,却又冷漠异常。我终将离梁庄而去。”

纠结存在于离开梁庄人们的内心,也存在于曾经的梁庄人梁鸿的内心,《出梁庄记》是一种尽力的记录,一种关于时代与“出梁庄者”的记录,但它无法提供解决的答案,因为这已超出了作者的所能,也超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所能。而声音的发出却是努力的明证,或许这只是铁屋子中的喊叫,徒然令聆听者苦痛,仍无计可施,但安知其不会引起某种力量的汇集,渐次改变这沉重痛楚的现状?

当下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是一个现实,由其形成的对立不乏钝态的“尖锐”,而这种情况势必是不能长久存在下去的。宏观的调整势在必行,而点点滴滴的改良与关怀亦有着现实的意义。只有在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下,这个时代的“出梁庄记”才不会由苦痛走向绝望,而是迎向一个光明的所在,于每一个个体乃至整个社会,均为善莫大焉的事情。


撰文:齐物秋水
配图:宋朝 《矿工》系列
小编:Claire



 

上一条:林徽因:她不曾遗忘一丝毫发的卑微

下一条:共读 |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

【返回】【顶部】【关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