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德胜读书会> 每期回顾 >顺德文化的未来——德胜读书会第二期“汇谈”

顺德文化的未来——德胜读书会第二期“汇谈”

加入时间:2016-04-27 14:22    访问量:4986    信息来源:


主题:顺德文化的未来—华语文学传媒盛典为顺德带来了什么
主持:叶琳琳

嘉宾:刘炜茗

时间:4月17日

地点:顺德图书馆 首层 文筑书店

 


叶琳琳:亲爱的各位嘉宾,晚上好,欢迎各位来到第十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系列活动之“顺德文化的未来——华语文学传媒盛典为顺德带来了什么”专场。朋友们,这里是德胜读书会。今天是我们德胜读书会的第二场活动,我们希望德胜读书会成为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。说起我们的华语文学传媒盛典,我想说说这样的几件事:矛盾文学奖永远落户浙江乌镇、鲁迅文学奖永远落户浙江绍兴、十月文学奖永远落户四川李庄。而今天(4月17日)百老汇戏剧大奖“托尼奖”宣布永远落户北京亦庄。为什么一个又一个的文化品牌,会和小地方牵手。也许,刚刚提及的地方离我们有点遥远,而这里,顺德,代表华语文学最高奖项的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牵手联谊。它将为我们顺德做什么?今天坐在我们身边的这位,就是咱们这个的大奖的一个负责人,南方都市报文化副刊总监——刘炜茗先生。欢迎,有请刘先生,首先想请刘先生谈一谈为什么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会选择落户顺德?




刘炜茗:很高兴参加德胜读书会来到文筑书店,这里和广州文化地标方所书店可以媲美。我很羡慕这个地方,上周来到顺德图书馆,特别感慨,一个区的图书馆、镇的图书馆能做的这么好。顺德这么重视文化、重视书店氛围的铸造。文学有用吗,类似的问题还有艺术有用吗。从世俗、经济的角度解读,是无用的。有用在哪里?人跟动物的区别在哪里?就是我们有精神支柱。文学就是精神支柱,是我们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外必然产生的结果,会去寻求美、欣赏美。16日隆重的颁奖礼,我们没有念出一个作家的职务,我们要回归到文学的本身,要诗人回归到诗歌中,作家回归到作品中,我们是在做一个文学圈子里的盛典,让文学可以在顺德生根发芽。




刘炜茗:在我没有来顺德之前,对于顺德感知就是经济发达,城乡发展的障碍已经消失,即使在农村,也物质生活丰富,有美的有碧桂园有美食。通过华语这四年,去年游览了碧江金楼,今年去了蓬莱书院、逢简水乡,我真切感受到,珠三角广府在顺德保存的完整性,而从这几年和顺德区领导的接触中,特别感受到他们对文化的尊重,热情、执着,以及他们对未来发展大局的意识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,一定会对精神生活有所要求,而文学就是之一,让文学深入到生活当中,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之一,让泡图书馆成为生活方式之一。这是顺德的远见。而如今,网络等已经打破了行政区域的沟壑、阻拦。


叶琳琳:今天来到这里,都是爱文学之人,我想问问,文学给你带来了什么?


何劲和:昨天参加了颁奖典礼,对我来说冲击太大了。我听了昨天获奖作者的感言,不禁感慨,作家太厉害了,在这个时代,他们对生活、甚至对历史的思考都给我很多启发。这种启发太有用了,若不是昨天参加,就处于无知状态了。




叶琳琳:校长太谦虚了。我们在做一个微信公众号叫“解读”,何校长写了一篇“解读是啥”,通过这篇文章,我们也能知道文学是啥,找到文学的意义。据闻,当时谢有顺教授推出华语文学大奖的时候,特别感谢南都,感谢南都的情怀。既不媚献作家也不去讨好读者,做独立精神趋向的文学奖项。我想这和我们顺德的精神是不是有不谋之处呢?


叶琳琳: 这么一个大奖落户顺德,四届都在北滘举行,很荣幸。能否听听大家的感受。


梁淑艳:华语文学传媒盛典颁奖礼在北滘举行了四届。让我们愈发相信文学的力量,相信文化的力量。一个地方经济发达,而这只是表象的,最终还是看文化,文化才是内在的驱动力,这些天接触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的组织人谢有顺,他给北滘带来了什么,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。昨天,颁奖礼结束,镇书记、镇长兴致勃勃的去了北滘广教的自助图书馆,这是北滘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推向村居的第一个点。当时,有个看书的小姑娘,告诉我们很喜欢这里,把自己拍的照片给大家看,可是她说凳子不够坐。还有村民跑过来说,这里很好,就是小了点。现在喜欢阅读的人越来越多,读书成了一种生活习惯。其实,当初选自助图书馆地点的时候,广教还有几处古建筑,考虑到要合理使用空间,就选择了比较小的古建筑,现在看来很遗憾没有选择更大的场地。这几次颁奖,很多人都一直有去,他们说北滘这个地方,顺德这个地方真好,就是顺德有开放的态度,是顺德文化的体现,把那些作者,大师吸引过来,政府很有远见,在这方面有投放,是顺德文化的进步。




刘炜茗:说到新会,我们想起梁启超,说起南海,想起康有为,我们需要这样的文化名人来激变更多的人。华语文学传媒盛典,看起来只是几天的活动,其实,这是一个多层面,慢慢熏陶的过程。中午韩少功就感慨,我们顺德中学生阅读面的广泛。


肖老师:文学情节的讨论会、心灵的版图我都参加了。我想,我们不要成为华语文学盛典的旁观者,而要成为参与者,甚至是推动者。顺德作家应该潜行学习,发出顺德声音,多参加德胜读书会的文化沙龙。


吴国霖:对。我们应该简单轻松的相处几天,聊聊天,甚至打打牌,包括去年我们说到了工业文学这个题材,有可能在叙述方式和文本结构里面去启发,怎么更好的体现,我们应该打破种种的障碍,我们是在文学面前平等对话。



叶琳琳:我们应该怎么通过这个活动更好的发展自我,我想听听大家的想法。


戴小姐:今晚,是我参加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的第五场活动,作为顺德市民特别幸福,有这样的文化盛世参与其中。其实顺德的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素养的培养,可是对于家长来说,却并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阅读。我想,以后的活动可否能够给家长一些指导。


刘炜茗:我的一个朋友麦小麦开了一个讲座“诱惑那么多,为什么我们还要读书”,这是我特别邀请来的。是非常接地气的讲座,我们有意识的在做了,孩子要怎么引导去阅读?麦小麦的讲座并不是针对专业的人士,而是普惠的。孩子要怎么引导去阅读?我个人觉得,阅读需要大量的浏览,要有泛读,希望家长陪伴孩子一起阅读,有些孩子喜欢武侠,那么可以读金庸啊,他是我们非常优秀的大作家啊。通过这个再去引导,让他有兴趣了之后,就好谈了。也有些人对某类书真的不喜欢,举例《战争与和平》,就是读不下去,那该不该读呢?也有些人对某类书真的不喜欢,举例《战争与和平》,就是读不下去,那该不该读呢?


叶琳琳: 我觉得应该放下。




刘炜茗:对,就是应该放下。为什么读不下去,他的地位那么崇高?我记得曾经有个外国的电视节目,很火爆,主持人说一句大家爆笑一句。因为我听不懂,特别请教了专业翻译人事,他说他也听不懂。为什么呢,因为那是西方社会情境里的幽默感,并不是专业的翻译可以过来,就比如周星驰的电影,说普通话的人并不一定能理解其中的笑点。所以,要读喜欢的书,毕竟读书的目的是愉悦自己的内心,收获心情愉悦、自我调控、历史认知而非炫耀数量。为什么我们不能欣赏《战争与和平》?因为我不理解俄罗斯那个年代的场景,他的宗教,传统,我们不了解。也等于我们的《红楼梦》,西方人也不理解。我们说为什么莫言能得诺贝尔文学奖?因为他的小说都是故事情节的,尤其他的翻译非常重要,是一个很伟大的翻译家,翻译了他的书十多年,对很多地方作了修正。


叶琳琳:其实,顺德图书馆、北滘图书馆,有好多亲子阅读活动,“好学顺德”、德胜读书会都根据不同的受众,推荐“书单”,希望大家都可以多关注相关的信息。我想问一个问题,现在数字化的平台越来越多,请问大家是通过什么渠道来了解到这些活动?




观众:我参加了好几场活动,是通过公众号知道的。


李先生:我是从中山赶回来参加这个活动的,感到很正能量,很想了解顺德将来怎样营造一个读书的环境,怎样营造一个好的读书会,我想听听大家聊聊这一话题。


刘炜茗:我们这个活动不是只做一周两周,我们要扎下根来,做踏踏实实地的事情,不要一时的聚焦,我们要细水长流。正如我们的德胜读书会,希望凝聚大家来参加,成为一种好玩的活动,希望朋友们给我们意见和建议。


卢先生:华语文学在顺德永久落户了,为顺德未来带来商机,顺德人想要文化就不用去很远的地方,很多文化名人都来到顺德,我想说的就是顺德感谢华语奖,感谢南都。


叶琳琳:我觉得这是对我们这个读书会的一个小总结,咱们这个活动落户之后,我们有观看,有参与有创造,一起把这个城市的魅力呈现出来,吸引到更多人,不仅仅是文学的,很多企业都可以参与其中来。下面我们有请文筑的麦总做个小小的发言。




陆先生:每年的华语文学传媒盛典,我觉得我们地位卑微。其实,我们顺德文学不缺人才,缺乏的是野心,顺德好多有才华有思想的作家,我们的视野可否可以广一点,以后出一点有名气的作家。我希望以后顺德作协能多参与进来,能多些对话和互动,能更开放些。

嘉宾:我做记者的时候第一个原则就是不卑不亢,所以面对领导也好农民也好都是一视同仁。所以面对文学大咖的时候,尊敬是一回事,毕竟名家的写作手法更为艺术、语言更为优美,但是文学面前人人平等,卑微是不必要的。


方小姐:最近卑微都成了顺德作协的刷屏了。希望以后在细节的安排和互动上能做得更好,更得体。


刘炜茗:我们从本心出发,每个细节都花了好多心思,我们只想把文学活动做好,不是华语文学周过了,活动就结束了。陈常务也常常和我们谈,把华语文学周的这种氛围慢慢营造好。比如我们的德胜读书会,可以大家轮流来发言,听到不同的声音。




麦先生:我是文筑的负责人,华语文学落户顺德,德胜读书会落户文筑,作为这里的活动策划负责人,我希望我们能提供这么一个空间。我个人很喜欢文学,从小就爱看书,没想到今天有这么个机会可以听到顺德作家这么近距离的分享。以后的读书会希望越来越精彩,希望大家都参与其中,分享文化传播,我们还是有土壤有空间,分享。


卢先生:我是顺德土著,华语文学传媒盛典落户顺德,这一百年来顺德文化名人很多,很多人成名于顺德以外。当时,交通、科技并不发达,所以大家都去广州上海等外地,如今,我希望我们不用去广州、深圳、北京。我有外地的作家朋友,他们看到顺德有这么好的活动,都想来顺德。如果没有文化,经济在发达也会垮掉的。所以,顺德想有文化成就不用去那么远了,顺德感谢华语文学。


 叶琳琳: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落户顺德,代表顺德现在的经济文化社会风情各方面的成就,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为自己良好的精神梦想出一分力。最后我们请一下陈常务副部长来总结一下。




陈宇莹:华语文学传媒盛典扎根顺德,迄今已有四届;它给顺德留下了什么,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。我觉得有几点要特别关注:

首先要有“思考”+“行动”,不要甘当旁观者。顺德还不具备独立举办这类顶尖文化活动的条件,因此乐于与南方都市报联手推动。前三届,在人力、后勤等各方面给予支持,全力配合推进项目。过去我们主要是配合,但今年有了改变:例如颁奖前后主动开展了多场配套活动,增添了顺德元素:如麦小麦、盛慧等名家讲座,中国当代文学研读基地的启用,举办第一二期德胜读书会,这些都是我们基于华语文学活动平台上所做的努力和新尝试。未来还将有更多的活动:德胜大讲堂、德胜读书会等将定期开展,同时会以当代文学研读基地为圆心,邀请更多文学大咖到顺德举办名家讲座、文化沙龙等。顺德人将从幕后,逐渐走到前台,不再甘当文化的旁观者。可以预想,顺德文友将因此获得更多与名家亲密接触、讨教的机会;同时,珠三角文化人的目光也将聚焦到顺德文化上来——一种高层次、多元、多彩的文化氛围将有望在顺德形成,我们应该为此感到自豪。




其次,心胸要广、眼界要宽,目标要高远。文化由综合的公民素质、文化、艺术等要素构成,是一个综合体。顺德文化品位的提升,并不是顺德某个作家发表了几篇文章,得了一个国家级奖项,或者混出一个什么名堂,就可以自然实现的。也不是说某个项目上去了,就顺德文化就升级换代了。我们定位是我们要做一个大城市应该有的文化气息,要把眼光放到珠三角甚至超越这个范围去考虑我们的定位。与是否能得到大奖相比,我们更需要更厚实的文化积淀和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。




第三,要建自己的平台,树立文化自信。几年来,我们着重推动华语文学项目,主要是希望实现文学的“无用”之“用”:除了身心愉悦,还带来思想与精神的升华。日前,我们也建立了自己的思想文化新媒体平台“解读”。“解读”思想平台上,有句注释:思想交汇点,思潮发源地——这正是我们的理想与目标定位。未来,将邀请一些名家和思想者撰写有深度的文章,在这个平台上与大家分享。同时,结合名家讲座、读书会等线下活动,在文化、艺术、思想等各层面开展互动,力争逐步形成文化思潮和行为习惯,继而将更多文化爱好者集结到我们周围,参与活动,参与顺德的思想文化体系的构建。




第四,纵然力量有限,亦定当志存高远。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但理想目标相同的一群人,力量必然是非凡的。我们将竭尽所能,影响那些能够影响社会发展的人,一起经营顺德文化,推动顺德往前发展。请加入我们,大家一起努力!


刘炜茗:我希望华语文学传媒盛典以一个点影响一群人,然后再由这一群人去影响他身边的人,希望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在顺德生根发芽,希望它繁花满枝,成为我们顺德未来本土文化的一个亮点。

 

下一条:树立文化自信,不要甘当旁观者

【返回】【顶部】【关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