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德胜读书会> 延伸阅读 >一册童年事 · 两卷风情画

一册童年事 · 两卷风情画

加入时间:2017-08-16 16:44    访问量:8806    信息来源: 解读


萧红《呼兰河传》与林海音《城南旧事》之比较

撰文 | 叶海英
 
8月9日,我导读了林海音的《城南旧事》 京味童年 · 半世乡愁。去年7月27日,我导读了萧红的《呼兰河传》读懂萧红的凄凉,这两个作家和作品有很多共同的地方,我把她们做一个有趣的比较,比较她们的异同。
 
一、都是女性作家,都是自传体小说

首先,萧红和林海音都是女性作家,这两部作品都是自传体小说。
   


萧红   黑龙江人,1911年出生在呼兰河边,1942年病逝于香港,去世时年仅31岁,英年早逝。萧红是长女,还有一个弟弟。她8岁丧母,小时候跟着祖父长大,童年寂寞,悲苦多病。她一生虽然短暂,命运多舛,但性格叛逆,爱情惊世骇俗,她与生命中的4个男人——汪恩甲、萧军、端木蕻良、骆宾基,传奇故事很多。代表作有《生死场》、《呼兰河传》,其中《呼兰河传》是自传体小说,回忆她童年在东北小镇的生活故事。
 

  
林海音  台湾人,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,2001年逝于台北,终老时83岁,贻享天年。林海音5岁时随父母迁居北平,她是长女,共有6个弟妹,13岁时父亲病逝,30岁时返回台湾。她随父母亲在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成长,童年快乐,活泼天真。她感情顺利,1939年嫁给一生至爱夏承楹。其代表作《城南旧事》是她童年在北平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
 

二、都是身处他乡,回望故乡,追忆童年

两个人都是在异地他乡写自己的故乡。

萧红在战乱的香港写东北乡村,林海音在安静的台湾写京城胡同。
林海音虽是台湾人,但她的童年和青年是在北平度过的,北平是她的精神故乡。

 

《呼兰河传》于1940年9月1日开始在香港《星岛日报》连载,到12月连载完后出版书籍。《城南旧事》1960年出版于台湾。

作者都通过描述记忆中的故乡,寄托离别多年后淡淡的乡愁。

两本书的内容都是追忆自己的童年。两位女作家的年龄相差7岁,她们都是母亲的第一个孩子,都在年幼时失去母亲或父亲,但两人的童年是不一样的。我导读两书时的主题分别是《寂寞的童年 · 悲凉的人生》和《京味童年 · 半世乡愁》,这两个主题就概括了她们不同的童年经历。

 

从萧红作品中可以看到,她父亲在外工作,她母亲早逝,但就是在世时,也不喜欢她,经常打她,她的祖母也不喜欢她。小说中就写到她的祖母用针刺她的手指。人们都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,萧红也不知为什么,家中两个长辈女人都不喜欢她,她只和祖父感情深厚,祖父去世后,她在家中几乎是无依无靠,以至于后来逃婚出走了。
   
再看林海音,她13岁父亲去世前,一直与父母、弟妹在一起生活,父母都爱这个长女,这个大家庭温馨和睦,她的母亲是个家庭妇女,很温和,而她的父亲,她有专门一篇是写父亲的,就是小说最后一篇《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》,可以看出她对父亲的怀念之情。所以她的童年无忧无虑,是纯真快乐的。
   


三、都以一个童年女孩的视角去感受世界

两部作品都以第一人称“我”来叙述故事,都以一个童年女孩的视角去感受成人的世界。作品通过一个小女孩的眼睛,将凋敝的乡村或繁华的都市,将社会背景和风土人情,将悲欢离合的故事和自然美丽的景色,纯净地展现给读者。
   
《呼兰河传》以成熟的艺术笔触,写出了二十世纪10年代东北小镇的单调与美丽,人民的善良和愚昧。
   
《城南旧事》以纯真朴素的叙述,展现了二十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社会风貌和老百姓的生活。
   
不同的是,《城南旧事》中,更多地塑造了一个主角英子(“我”)的可爱形象。而《呼兰河传》的“我”,则是寂寞的。
   


四、都以5个独立的故事组成的长篇小说

两部作品在结构上是惊人的相似,都以5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长篇。
   
《呼兰河传》共七章,5个故事。其目录为:

第1章,东二道街。西二道街。十字街。小胡同。
第2章,跳大神。放河灯。野台子戏。逛庙。
第3章,祖父。祖母。
第4章,我家的院子。
第5章,团圆媳妇。
第6章,有二伯。
第7章,冯歪嘴子。
尾声,……。

《城南旧事》共六篇,5个故事。其目录为:

第1篇:冬阳·童年·骆驼队
第2篇:惠安馆
第3篇:我们看海去
第4篇:兰姨娘
第5篇:驴打滚儿
第6篇: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

从目录上看,它们的篇章结构完全是一致的。

《呼兰河传》第一章写景物风光,第二章写民俗人情,第三章才开始写人物,写了5个故事。

《城南旧事》第一篇是引子,也是写景和物,第二篇才开始写人物,也是写了5个故事。   

 

五、表现手法及作品风格

萧红是白描高手,她特别会借景抒情、寓情于景,手法冷峻。

好多孩子通过入选的语文课文《火烧云》、《祖父的园子》,知晓了萧红,因而拜读了《呼兰河传》。一位家长在朋友圈里说,她因帮女儿分析课文,被萧红的文笔“惊到了”。

众所周知,萧红是鲁迅非常欣赏的作者,其白描手法深得鲁迅真传,尤其写景,写树林、花鸟、云霞、夜晚等等,功力很深,写得非常好。

例如,《呼兰河传》开篇写冰封的东北大地,那一段写得非常漂亮:
“严冬封锁了大地的时候,大地则满地裂着口。从南到北,从东到西,几尺长的、一丈长的、还有好几丈长的,它们毫无方向地,便随时随地,只要严冬一到,大地就裂开口了。”(第1章)

再摘录一段体会一下:“每到秋天,在蒿草的当中,也往往开了蓼花,所以引来了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。这样一来,不但不觉得繁华,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。”(第4章)

 

但林海音擅长描写细节。她写儿童的一些想法和做法,会让你会心一笑,童真童趣跃然纸上,风格温婉。

例如,小说开篇《冬阳·童年·骆驼队》写英子学骆驼咀嚼草料的一段,相信很多读者记忆犹新:“我站在骆驼面前,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:那样丑的脸,那样长的牙,那样安静的态度,它们咀嚼的时候,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,大鼻孔里冒着热气,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。我看得呆了,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。”

还有《兰姨娘》这篇,写兰姨娘和英子爸爸一起抽大烟,兰姨娘很会烧烟,那段描写也是很细致的。

两位作家的描述手法,一个冷峻,一个温婉,这和她们童年生活有关,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,塑造了不同的作家性格和作品风格。


   
六、都被改编成电影

她们的故事和作品都引发了人们的兴趣,都被电影艺术所青睐,但兴趣点不一样。

一个是对作者有兴趣。作者萧红是个有故事的特立独行的女人,其短暂漂泊的一生经历坎坷,被网友调侃为“被嫌弃的一生”,被挖掘的故事很多,特别是她身处战乱年代颠沛流离的生活,以及多段看似浪漫实则艰难的爱情婚姻,不断被拍成各种影视剧。

最新的一部电影是2014年香港著名女导演许鞍华拍摄的《黄金时代》,由汤唯饰演萧红,吸引了众多许鞍华和汤唯的粉丝前往刷票,受到一众文青吹捧。该片获奖很多: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,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、最佳导演、最佳摄影等5项大奖,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原创剧本奖,等等,横扫当年亚洲及各大华语电影奖,两位文艺女神的影响力可窥一斑。此前,还有一部宋佳主演的电影《萧红》,影响比较弱。

除了电影,关于萧红的传记文学也很多,不少研究者都有兴趣为其著书立传,如:叶君《从异乡到异乡》,季红真《落红萧萧》,葛浩文《萧红传》,林贤治《漂泊者萧红》等。

 

另一个是对作品有兴趣。作品《城南旧事》1982年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编成同名电影,次年获中国电影金鸡奖三项大奖。吴贻弓获最佳导演奖,郑振瑶获最佳女配角奖,吕其明获最佳音乐奖。当年8岁的沪上小姑娘沈洁因主演小英子一举成名,沈洁这个上海阿拉将英子这个北京小妞演得活灵活现,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会说话,其演绎的英子形象令人难忘。这部电影成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典电影。

除了在中国获得奖项,这部电影还荣获了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,厄瓜多尔基多城国际电影节赤道奖,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思想奖。

以前萧红不太为人所知,她同时代的张爱玲在一般读者中名气大得多,原因之一是因为张的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的较多。《城南旧事》是一部台湾作品,它被大陆众多读者知晓,也和它被拍成了电影有很大关系。所以,电影会让你的作品传播得更快更广!
   


七、都有众多绘图版本

这两部作品都被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为必读书,所以阅读人群年龄较小,如何吸引小读者?绘本是一个好的途径。

这两部作品都有很多装祯插图的版本,绘画风格各异,但大都能传导书中人物性格和故事场景,一些名家也愿意为此而挥动画笔,也因插图而获奖项。

 

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《呼兰河传》(2012年8月北京第2版,2016年2月北京第17次印刷),全书的插图我就很喜欢,它是著名画家侯国良授权中国青年出版社独家配图。

本书插图荣获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一等奖,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。

1995年,《城南旧事》绘图本在台湾出版,共三册,获《中国时报》开卷版最佳童书、《联合报》读书人年度最佳童书、金鼎奖推荐奖。
  


八、萧红是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

在中国文坛上,萧红与吕碧城、石评梅、张爱玲并称为“民国四大才女”,被誉为“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”。《亚洲周刊》评选“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”,《呼兰河传》名列第9位,《城南旧事》名列第70位。

闲时与某位帅哥聊起萧红,他说看过一篇文章,是一名资深人士写萧红与萧军的,文章说,萧军是个非常勤奋的人,但无论他怎么努力,其作品水平都比不上萧红。当然,他俩同时写作出版的《生死场》和《八月的乡村》都有很高的成就。

我只是想说,若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,萧红无疑是个才华横溢的天才,其文学成就非一般人可超越,应该被更加重视。
 


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:“没有在《中国现代小说史》中评论萧红的作品,是‘最不可宽恕的疏忽’。《呼兰河传》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,萧红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。”

而学者、萧红传记作者林贤治则说:“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,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。她的《呼兰河传》和《生死场》,为中国大地立传,其深厚的悲剧内容,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,我以为是唯一的。”

而林海音的作品我只读过《城南旧事》,因而不妄加评论了。

上一条:浅读 |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

下一条:英子与父亲

【返回】【顶部】【关闭】